晨晨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包月账号

第381章 太平寨

汉朝对匈奴的作战告一段落。

将士们英勇作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

回想当初大军出征,长安城内夹道欢送,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但仔细算来,韩安国带领大军离开长安,其实是初春的事情,而现在战争完结,中原地区已经迎来了秋天。

关中大地上,小麦成熟了。

东乡亭的人开始为秋收做准备,很多的祭祀活动陆续展开,瓷器作坊也如同去年那样,下达了关于秋收前后停产,让青壮年回家收粮的通知。

同样的忙碌在整个关中地区都在上演,太平寨当然也是如此。

赵启明和秦文骑着马,从侯府出发,又经过了西乡亭,途中所走的路都很是平坦。等到他们感觉到颠簸,发现道路明显不再平整的时候,就到了太平寨的地界。

在即将收获的季节,农田中有人在忙碌,村里也不断有炊烟升起。

进村的地方地势较高,赵启明可以清楚的看到太平寨的全貌。

他发现这里青山环绕,地势很高。甚至就连村民们的房舍,也都聚集在半山腰上。至于那些农田,面积实在有限,还都是低洼地带,被群山所包围。

显然,这并不是富庶之地。

但这里有不错的水田,生长着在中原地区并不多见的水稻。当秋收的季节逐渐临近,这里的水稻已经开始变黄,只有少数的青色叶子,随着清风若影若现。

赵启明生长着南方,水稻是他最熟悉的作物。

看到这些金色的粮食,让他感觉很是亲切,便从路上下来,走进了稻田里。

“的确是快成熟了。”

他手里抓着稻穗,从颜色上判断, 这块稻田应该就快收割了。

但公元前的稻穗很小, 只是比小麦饱满些,想来产量估计不会很高。

这当然不是公元前的农民的耕作问题。准确来说,并不是公元前的稻穗很小, 而是赵启明生活的那个年代, 有了杂交水稻之后,成熟的稻穗饱满得有些夸张了。

显然,这是种子的问题。

看着这些水稻,赵启明对于杂交实验,忽然有了些信心。

他弯下来腰,抓了把水田里的泥土。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 虽然公元前的水稻种子产量不高, 但起码这片水田的土质是不错的。除了水分充足之外, 泥土的颜色发黑, 这是养分很高的表现。

“以前这里是种麦的。”秦文介绍道:“最近几年才开始种水稻。”

赵启明点了点头。

关中地区的作物以小麦为主, 水稻只是少数。

可能太平寨的人知道这里不适合种麦, 也可能听说过水田种稻高产的事情,但是想要弄到种子,还要掌握新的方法来耕种, 这对公元前的庄稼人来说,实在是很困难。

“水稻的产量要高些。”他站了起来:“这里也的确更适合种水稻。”

“小侯爷说的没错。”秦文说:“以前这里种麦的时候,收成总是不好, 太平寨的百姓们也过着苦日子,自从开始种稻,秋收时的产量上去了, 这才好过了些。”

两人接着往前走, 赵启明很快发现了水渠。

小麦的种植方式和水稻不同。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水分的要求。

关中地区没有南方湿润, 才会选择以能够适应干旱的小麦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虽然产量更高, 但是对水分的要求很高, 这就需要大量的灌溉。

显然, 为了种出水稻,太平寨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这水渠。

东乡亭的麦田中也有水渠。不过因为小麦对水的要求不高,所以那些水渠中的大部分都是土渠,而太平寨以石渠为主,相对来说更加平整。

尽管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这里的水渠仍然有水。

这些水从泾河流入,轻快的通过石渠,随着哗啦啦的水声,最终流入了稻田。

“这水渠修的不错。”赵启明洗了洗手,然后站起身来,视线随着水渠的脉络,看向了更远处:“利用了地势,既能起到方便取水的作用,还能有利排水。”

“据说是内史府派的人,带着村民修的。”

“内史府?”

“种水稻也是内史府的人带的头。”

听到秦文的话,赵启明很是意外。

他也接触过内史府官员。当时瓷器作坊的工艺差点被人学了去, 当初跑到东乡亭解决问题的是就是内史府官员。不过那个内史府官员偏向精工坊的人,让他根本没有好印象。

从那以后,关于封地内的事务,只要是和内史府有关的,他都要钱管家出面,自己是懒得去理会的。甚至好几次有内史府的当地官员求见,他也都给推掉了。

所以秦文说太平寨的改种水稻的事情,是内史府的官员的政绩,连这造福百姓的水渠也是内史府的官员带领着村民们修出来了,他才会觉得惊讶。

“内史府的人的确不怎么样。”秦文也不怎么喜欢内史府:“不过派到太平寨的地方官为人不错,专门负责水利农事,让太平寨的光景比之前好了些,也算是不错的官员。”

赵启明点头:“能在当地干点实事,这的确很难得。”

“当然,这肯定是比不上小侯爷的。”

赵启明好笑:“什么时候连你也学会拍马屁了?”

“这是实话。”秦文认真的说:“太平寨比不上东乡亭,也比不上西乡亭。”

赵启明无奈:“这里的确没有东乡亭富庶,但是别忘了这里是我的食邑,百姓们过得好,侯府收上来的粮税也就更多,里粮食收成不怎么样,对侯府也有损失。”

秦文点头。

“那个内史府的官员你可认识?”

“负责水利农事的那个?”秦文摇头:“不认识,只是听说过。”

赵启明想了想,虽然这里是自己的食邑,但他毕竟没有治民权,要是开始杂交水稻的工作,需要通过内史府,就难免会有所接触。与其和那些不作为的父母官打交道,那个在太平寨负责水利的官员,至少对工作负责的,值得他去打好关系。

“听说经常在村子里,等会应该能找到。”

“不急。”赵启明停下脚步,看着这片麦田:“虽然这些稻田不错,很适合进行杂交水稻的实验,但今天我们过来不是看稻田的。”

“那小侯爷要看什么?”

“看那些山地。”赵启明眯起眼睛,看着远处的青山:“现在去看果园吧。”

秦文点头。

两人重新走到了路上,骑着马继续往前,却没有进村。

上山的路有些难走,赵启明和秦文没有骑马,在村子外开始徒步上山。

相比起不多的水田,太平寨的山地面积就是相当的辽阔,估计除了种稻之外,这里的百姓也有很多人以种植果树谋生,所以刚上山没多久,赵启明就发现了很多的果树。

喜欢大汉时代周刊请大家收藏:(www.ccxs.cc)大汉时代周刊晨晨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晨晨小说推荐阅读: 汉冠科学家闯汉末盛唐高歌满唐春南明汹涌汉末文枭二道贩子的逆袭三国之将星系统乱世栋梁大魏影帝大宋的智慧朕法我在大唐种土豆最强教官系统抗战之还我河山丛林战神IT宅男在大唐最强兵王异明1561我成了老祖奶奶的夫君大唐新豪门最强吕布横扫三国兴风之花雨策行三国权宋天下寒门首辅万千世界许愿系统贞观皇储李承乾作秦始皇的乖女婿最强军火之王唐朝好郎君大唐风华路隋末之万钧之势民国之文豪崛起大和四年伊始兴汉室我有征兵系统大明元辅梦回大明春我有一个皇帝群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大唐二愣子大明崇祯第一权臣自古红楼出才子大唐第一村大唐极品闲人奋斗1981红色苏联三国战姬传说吃货大帝国
晨晨小说搜藏榜: 大唐:我就要做纨绔大唐:我摊牌了,我是你岳父回到大明当才子回到旧石器时代战国征途抗战铁军大唐第一少大宋的智慧张辽新传开眼界要从初唐抓起三国之熙皇骠骑大将军穿越1640烽火起三国汉帝国:无敌冠军侯三国猛将集团偷香大隋帝国风云跃马大明红楼如此多骄妖星高照战争承包商舌尖上的唐朝亮剑之最强尖刀连抗日之将胆传奇走马看天下超神佣兵系统大唐贞观一书生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寒门首辅盛唐大表哥红楼进士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调教初唐我成了大唐第一驸马三国之携美纵横一个人的抗日奋斗之第三帝国三国:无限爆兵流南海风云录三国战神回到明朝当老大刀斧明末风暴穿越而来的胜利曙光三国之暴君潘凤席卷天下我在西周当国君宋阀抗日之无敌强兵
晨晨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我就是要做皇帝奋斗在新明朝摄政大明寒门崛起临高启明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家园杀手特种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江山如此多骄铁血骠骑抗日之横扫天下吕氏皇朝猎日神刀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明末资本家抗日之精英特战队边戎宋起波斯湾极品皇帝开国功贼盗宋血帅超级大独裁者大宋极品国师奉天承运伊拉克风云极品邪帝大唐全才大周权相远征军之溃兵兄弟三国之天下霸业抗日之兵王纵横回到大明当才子大隋帝国风云三国战神重生之我是阿斗重生南北灭隋唐开着跑车撞王爷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么无聊特工之回到清朝汉末皇叔天魔极乐权柄大明回唐